118、《学校管理者必须修炼服务型领导力》《人民教育》2022年第22期
117、《校长不妨做个服务型领导》《中国教育报》2022年11月2日
116、校长林卫民:自觉担负起新时代 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使命 北外附校微信公众号2022年10月25日
115、《校长的勇气》(林卫民著) 北京教育出版社2021年10月25日正式出版
114、《“双减”为学校教育打开新空间》《中国教师报》2021年9月22日第4版
113、《新<实施条例>带来民办学校新发展机遇》《人民教育》2021年第十二期
112、《“仪式感”的教育价值》《人民教育》2021年第九期
111、《教师考评落地需要管理智慧》《中国教育报》2021年4月28日
110、林卫民校长:面向未来,迎接挑战,办好“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北外附校
109、《从“照着说”到“接着说”》《中国教师报》2021年2月3日第七版
108、《中小学学科教研活动:为何与何为》《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107、《林卫民:校长都说不清自己“要到哪里去”,教师和家长怎么会愿意追随你?》《校长会》微信公众号2020年8月8日
106、《教学的关键策略:让“认知对象”与学生面对面》《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7月上
105、《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月刊》2020年4月刊
104、《教师退后让学生直面“认知现象”》《现代教育报》2020年5月11日第五版
103、《从教学的“两难窘境”谈起》《中国教师报》2020年5月20日第四版
102、我校校长林卫民两篇文章入选全国党员在线学习平台“学习强国”
101、《林卫民:“话题教学”是特殊时期开展远程教学的基本模式I关注》《人民教育》官微2020年2月20日、《人民教育》2020年5期第42页
100、《以“导”为先 督导并重——以学校发展规划督导为例》《北京教育》2019年12月
99、《校长要有清晰的“关于学校未来的观点”》《人民教育》2019年第21期
98、《林卫民:校长是设计师,是仆人》《现代教育报》官微2019年10月24日
97、《如何提高学校组织效能与教育效率》《人民教育》2019年第15-16期
96、《焕发外国语学校的魅力》第一缕阳光2019年9月10日
95、《有梦想没有行动什么都不会发生》《人民教育》官微2019年9月4日
94、《校长领导力的困境及其突破》《中小学学校管理》2019年第5期
93、《论学科教学研究的文化意蕴》《新课程评论》2019年第2期
93、 《林卫民:校长影响老师的最有效办法是带领他们进步》《人民教育》官微2019年2月17日
92、《校长领导力的困境及其突破》《人民教育》2019年第1期
91、《别毁坏孩子的希望以及你对孩子的希望》《人民教育》2018年第22期
90、《教学中的爱和信任》《中国教师报》2018年12月12日
89、《教师:做好学生发展促进者》《中国教师报》2018年12月5日
88、《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老师一定不能做这件事》京城教育圈2018年11月30日
87、《面向未来学校的“教育国际化改造”》《教育家》10月刊第四期2018年11月28日
86、《走向多极平衡的课程体系》《中国教师报》2018年11月28日
85、《给教师创新教学的空间》《中国教师报》2018年11月21日
84、《寻找“真实教育”的生长点》《中国教师报》2018年11月14日
83、《加强组织效能建设提升领导力》《中国教育报》2018年9月12日
82、《以“勇士之心”踏上新学期旅程》《人民教育》2018年第17期
80、《未来学校与创新人才培养》《未来教育家》2018.05/第五期
79、《读书就是读书 就像生活就是生活》《现代教育报》2018年5月30日
78、《三大内力: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法宝》《中国教育报》2018年5月9日
77、《用“责任与良知”唤醒教师的激情与自觉》《人民教育》2018年第七期
76、《好父母要多给孩子成功的体验》《现代教育报》2018年3月23日
75、《教师,要有“教练”的意识》《现代教育报》2018年3月21日
74、《以朴素的情怀打造良好的学校品质》《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年1月第1期
73、《基于“治理”概念的学校领导策略》《教育家》2017年12月第四期
72、《一所学校需要有多个“校长”》《人民教育》2017年第20期
71、专访《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年第10期
70、《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基础教育课程》2017年第9期(上)
69、《“特色崇拜”与办学者的教育使命》《人民教育》2017年第17期
68、《非正式学习设计 彰显办学智慧》《中国教育报》2017年9月6日(连载第八篇)
67、《课程意识中要有“非正式”的地位》《中国教育报》2017年6月21日(连载第七篇)
66、《做会讲故事的管理者》《中国教育报》2017年5月31日(连载第六篇)
65、《创新和变革的“风口”在哪里?》《未来教育家》2017年第4期
64、《提高效能,从不讲废话开始》《中国教育报》2017年5月24日(连载第五篇)
63、《复杂的教育实践只需简单的坚持》《中国教育报》2017年5月17日(连载第四篇)
62、《家校关系如何处,才能避免小事变风暴?》《人民教育》2017年第8期
61、《做校长该做的那些事》《中国教育报》2017年5月3日(连载第三篇)
60、《永葆对教育本质的敬畏》《中国教育报》2017年4月26日(连载第二篇)
59、《钻进问题中心解决问题》《中国教育报》2017年4月17日(连载第一篇)
58、《教育在平凡的坚持和正确的行动》《教师月刊》2017年3月
57、《超越“知识工作者”培养模式》《人民教育》2016年第21期
56、 重拾课堂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教育家》2017年1月总第64期
55、 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意蕴和策略《基础教育参考》2017年第2期
54、 教师要有"不迁怒不贰过"德行《搜狐教育》2017年2月9日
53、 教学互动与人的社会化训练《基础教育参考》2016年第23期
52、 学校治理要着眼于四个关键点《北京教育》2016年12月
51、 学校可以没有豪华的设施,但不能没有故事《京城教育圈》2016年10月19日
50、 校长得做设计师《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2016年10月19日
49、 为了实现更加精致的教育《未来教育家》杂志2016年8月第8期
48、 让学习真实地发生《未来教育家》杂志2016年7月16日
47、 中小学教育应当崇敬朴素和简约 《人民论坛》杂志2016年5月刊
46、 课堂深层处 教育本质事 《中国教育报》2016年5月4日第七版
45、 校长,你知道如何形成你的“战略影响力”吗? 《人民教育》2016年第07期
44、 亚太地区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分析 《世界教育信息》2016年 第6期
43、 关注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 《未来教育家》2015年12月版
42、 从日常管理视角谈中小学章程的价值《北京教育》杂志2016年3月版
41、 家庭教育不妨“后退半步”《现代教育报》12月4日第A08版
40、 校长如何说,老师才会听(10月14日,《现代教育报》B4版(管理智慧)
39、 要成为一位了不起的老师,你也许得知道孩子们早餐吃什么(微信公众号《京城教育圈》3月18日转发)
38、 北外附校校长林卫民:谈外国语学校章程建设(11月6日中国民办教育网-课堂频道-教学管理)
37、 林卫民:打造凝聚教师的“核心武器”(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5年10月29日)
36、 中国青年网全文刊登“庆六一专访北外附校校长林卫民谈儿童教育”
35、《建设一流水准的国际化外国语学校》《世界教育信息》2015年第20期(总第380期)
3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些忽视教育复杂性的时髦观点,是对教育的误导
33、 我校林卫民研究员、李晖博士在《中学校长》杂志总第208期发表文章
32、《如何办出一所高品质学校》《人民教育》杂志2015第14期全文刊发
31、 中学校长:我为自己的身份感到尴尬和忧虑。(微信公众号:文汇教育2015年5月26日转发)
30、 林卫民:成功的学校并不是改革最多的学校(搜狐教育:2015年5月26日发)
29、《专业的校长“专”在哪里》.《人民教育》杂志2015第十期全文刊发
27、 对中小学“管办评”分离的企盼、忧虑和建议。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2015年3月3日转发
26、教育不在于口号翻新 关键在于做些什么,微信公众号《京城教育圈》2015年1月10日转发
25、《构建“复语”外语课程 培养复合型人才》《北京教育》2015年第1期全文刊发
24、今天教师为何迟钝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微信公众号《京城教育圈》2014年11月3日转发
23、《重建“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人民教育》杂志2014年第22期全文刊登
22、《变革的力量:从精神引领到行动创新》.《中国改革报》232期第7版整版
21、多语种课程与国际理解教育.《世界教育信息》2014年第18期(总第354期)
20、跳出理念层面 推动转型变革———中小学管理现状与思考.《中国改革报》210期第7版整版刊登
19、学校教育要顺应教育的天赋行事.《江苏教育研究》杂志2014年13期
17、学校改进:让教育充满理想.《人民教育》杂志2014年4月
16、中学化学实验能力的结构及其训练.【复印期号】2002年01期
15、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复印期号】2002年05期
14、简论化学教学中的智力技能训练.【教育类刊】【复印期号】2002年04期
13、化学教材的功能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育类刊》【复印期号】2003年11期
12、“教书匠”是“教育家”的前提.《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22期
11、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教育科学研究》2001’9
7、“化 学教学如果抛弃了知识和实验,那么‘唯一的结果只能是普遍的愚蠢’。”《中国教师》,2013年4月上半月版(总182期)
6、”错误”的教育味道[N].中国教育报,2013-4-12(6)
5、基础教育参考,2012年第23期(总第143期):P55-57
4、教学是让学习发生,学校是为问题而生。”《北京晨报》,2012年4月12日星期四(B10版)
3、新校长可以从容地“进入”一所学校[N].中国教育报,2011-03-15(12)
2、当生命处于“校长状态”[N].中国教育报,2011-11-08(8)
1、教学是为了“让——学习”发生[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0):6-7
(更新于2021年11月18日)